邓文慧同学

2014-10-23 12:59:00 来源:437必赢会员中心 点击: 收藏本文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优秀是一种习惯


【人物名片】
邓文慧,女,2011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,共青团437必赢会员中心第三十一届委员会委员。曾任广东省学生联合会驻会干部、437必赢会员中心大学城校区学生会主席、11级管理八班文体委员。曾参与2013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评选及2014年“挑战杯·创青春”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筹备工作等。曾获437必赢会员中心优秀学生工作论文、校级三等奖学金及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等。
 
2011年9月,和许多新生一样,剪着一头短发的邓文慧,带着满怀的期许与好奇,走进了华师的校园,加入了华师经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。对于大学生活,她有着明确的定位——充实快乐。在学生工作方面,从一名小干事成长蜕变成校会主席;在专业学习方面,凭借优异成绩选择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;在社会实践方面,到机关单位实习,获得各种奖项。一路走来,她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,既有辉煌的成就,也承受过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。如今已是大四的她,正在一家90后企业工作。对于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,她有很多话语想要跟我们分享,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她的故事,走进她的世界。
 
记者:非常感谢你今天能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,在采访之前我们也了解了你的履历,发现你在学生工作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,请问你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加入校学生会呢?
邓文慧:基本上,进入学生社团是大一新生除了学习以外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,加入学生组织是我们刚进来能看到很多东西的一个方向。我希望让生活过得充实一点,所以想要加入学生组织。当时我报名了四个组织,团工委、校学生会、校青协和院会,但可能因为时间上的原因,或者我对组织的了解,最后选择了学生会。
 
记者:那在校学生会的工作经历中,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呢?
邓文慧:其实坦白来说,做学生工作我觉得还是很辛苦的。印象比较深刻的应该是主席选拔,那一年刚好遇上学生代表大会。我从来没有在那么多人面前演讲过,整个报告厅上下两层,大概有四五百人,感觉压力很大,也不知道自己够不够资格。但是我也有比较大的优势,因为我是里面唯一来自大学院的——经管学院。而且当时一方面自己要去筹备会议工作,一方面还要去做演讲,用一个最快的速度从一个部长的角色马上跳转到一个主席的角色,这样你才能游说大家,让大家投你票。那种心态我觉得很奇妙,就是一夜间要让自己逼迫自己成长的那种感觉。
 
记者:既然学生工作那么辛苦,那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
邓文慧:校学生会有一个座右铭是“优秀是一种习惯”,我加入学生会后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因为学生会,我希望变得更加优秀,成为师弟师妹的榜样,传递我身上的一些阅历和经验给师弟师妹。这是第一个,就是促进自己成长吧。第二个,就是确实认识到了很多朋友,包括校外的中大、华工,发现很多同学的关于学生工作的想法和我的其实是一样的,容易产生共鸣。第三个,我觉得是开阔了眼界。我因为学生工作的机遇去了团省委实习。我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会去机关单位,因为我本身对自己的定位是想要进入企业的。但是去到机关单位,我觉得一个是机遇,从前总是认为说机关单位有这种限制那种限制,可能会让自己变得很压抑。但是实际上自己去了之后,除了忙碌以外,其他的并不是如自己之前想的那样,其实机关单位不是都朝九晚五,有时也需要加班,也会很辛苦,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。
 
记者:学生工作一般会占用很多课余时间,那在学生工作以及学习当中,你是怎样平衡两者间的关系呢?
邓文慧:首先每个人对自己的大学都是有定位的。有些人很早就决定了要考研,所以遇到学生工作和学习的冲突,会先放弃学生工作。而我恰好是相反的,我对我大学的定位是希望过得五彩斑斓,忙碌充实。所以我对于自己的定位,更多的是实践方面。如果学习和学生工作我没能够很完美的平衡,在可选择的情况下,我会先选择实践方面的东西多一点。当然,对于学习肯定不能落下,自己毕竟还是一个学生,我会利用别人玩、谈恋爱、看电影的时间学习,弥补学生工作占用的时间。
 
记者:这样的话,你会觉得很累吗?怎样去调节自己的状态呢?
邓文慧:累是肯定有的,毕竟身体是自己的。但我觉得如果是你喜欢做的事情,你就不会觉得很累。同时,我的专业是管理类的,我在学生工作上学的东西可以跟书本上学的东西相得益彰,不然单纯读理论的话,有些时候会越读越迷茫。就像他在跟你说A就是A的问题,但你并没有从B的角度切入去了解A到底是什么东西。我觉得学生工作恰好也给我一个反射吧,就从别的路径去看一下管理学究竟是什么。
 
记者:你之前参加过实习,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去获得的呢?
邓文慧:关于企业实习的信息获得是有多种途径的。第一个就是他人推荐。你可以主动联系的老师,不要觉得尴尬,老师手上的资源是值得学生去获得的。第二个就是师兄师姐实习过的单位,岗位空缺了,他们就会问是否有人有意向。这种实习资源比在网上找的那种会更加真实。你可以了解实习的整个环境氛围是怎么样,对于以后的发展是怎么样的。这些信息更实在。第三个就是最简单的,网上搜索,可以浏览实习招聘的网站,一些比较知名的大企业也会有微信公众号,比如像宝洁,它就会在每年九月到十月招次年暑假的实习生。网上搜索主要是多关注订阅号和官方网站。
 
记者:那你能跟我们分享一些实习面试的技巧吗?
邓文慧:第一,现在大三的部分同学问我怎么找实习,要不要找实习,怎么平衡实习和学习,我的回答是以学习为主。如果你毕业的选择是就业,以后工作的时间还很长,但读书时间就这么一两年了。所以读书在目前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。第二,找实习不要急于定位企业关,先考虑行业。比如说,我现在想进入互联网企业,那我先要了解互联网的大头有哪几个,百分比是多少,未来的一个投资方向是多少,为什么有人说会有科技泡沫这个问题,要先了解整个行业的环境。如果只了解细节的东西,在这个行业走不远的。第三个,我觉得要重新了解这个岗位职业。比如说我很喜欢宝洁,那我要了解宝洁的历史是怎样的,宝洁是什么时候进入大中华,中国本土很多品牌都是PNG旗下的子品牌,那它们跟总部的关系又是怎样呢。还要考虑自己的专业放在企业里面又是怎样的。比如说为了适应快销企业,我应该做一个怎样的HR,会面对怎样的一个群体,哪一年龄层的人。所以我觉得从行业、企业再到岗位,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。除此以外,你也可以在网上看一下别人归纳出来的一些面试问题,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要形成自己的感觉,这样子会让人觉得你是不可复制的。别人的意见很重要,你可以听一下,但你要有所思考。
 
记者:这四年的大学生活,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
邓文慧: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心理上的一个转变吧。我觉得读没读大学不是跟人家介绍多少管理学的原理、经济学博弈论什么。就像当初读完高三的时候,我的检验办法就是拿了多少分出来,那是我脑袋里背出来的东西。但是大学是不能够这样去定义的,大学的定义应该是你自己思想上的提升究竟有多少,你自己会不会做人,你自己到社会上能不能适应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放在社会上究竟是怎样的,就不是简单的用你试卷拿了多少分来评定的。所以我觉得大学生活的检验,应该是以后你在社会上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。
 
记者:那有什么建议可以给我们吗?
邓文慧:首先一个就是学习。学习不是唯一评判你大学生活过得好不好的标准,但绝对是你就业的一个优势,而且不要为了课本里面的知识而去学习,更多是要去涉猎其他方面。比如说我现在在读管理,我也可以去读法学。你了解这些东西,你才能够去理解这个社会,去了解这个世界。因为如果你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不懂,你工作之后就会感觉无味。
第二个,尽量做一个规划,要有灵活性。比如说大一时我想学会计,那这个目标接下来两三年都不变,等到大三选专业的时候再看我分数够不够,还有我对会计是不是足够喜欢。比如说我想去旅游,我想写一写游记或者说写一写一些生活随笔,以后翻出来还是有一些纪念价值的。我觉得计划还是很重要的,不要让它过了一天就是一天。

      第三个,尽量多参与社会活动,一是指学生组织,二是社会上很多很优质的活动,比如说像沙龙,讲座。我觉得那些东西的level是高于朋友圈的。大家在朋友圈里更多讨论的是吃喝玩乐,或者是一些比较IN的游戏以及互联网之类的东西。虽然现在互联网很IN,但是除了互联网以外,我们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去了解,我觉得那是思维上的一种提升。我去中大听过博弈论,就觉得那是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,所以说我们多点去看一下外面的世界是好事。

撰稿:唐晓彤、张景铖、谢雨薇      审稿:张晓娜)